重点领域

Information disclosure

重点领域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重点领域 >> 正文

大连民族大学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发布日期:2014-11-24     编辑:bd_mff     点击:


大连民族大学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是国家民委、辽宁省政府和大连市政府三方联合共建学校,其前身为大连民族学院,2014年更名为大连民族大学。

1本科生教学基本情况

1.1人才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

学校的服务面向是: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立足东北,面向全国,充分发挥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为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支持。

根据服务面向,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人才培养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1.2在校本科生基本情况

学校拥有2个校区、13个二级学院、3个教学部,共有56个民族全日制在校生15508人,其中本科生15126人,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97.54%

1.3本科生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1个,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专业23个,占45.1%,管理学专业10个,占19.61%,文学专业6个,占11.76%,理学专业5个,占9.8%,经济学专业2个,占3.92%,法学专业1个,占1.96%,艺术学专业4个,占7.84%。属于工学和应用学科的专业共计45个,占专业总数的88.24%,已基本形成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要特色的学科专业布局。

截止2014年底,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示范性专业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重点实验室5个,重点研究基地1个,工程研究中心2个,工程实验室1个,设有国家民委创新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1.4招生情况

根据教育部、国家民委、辽宁省教育厅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招生管理工作,扩大信息公开范围和内容,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多种新兴媒体平台,强化宣传,通过吸纳校友、教师、学生代表参加招生委员会,强化社会监督,做到了公开、公正、透明、高效。2014年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招收新生4469人,其中招收本科生4203人,招收本校少数民族预科生266人,为吉林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代培少数民族预科生137人。新生报考院校第一志愿率达到95.93%,比去年增加2个百分点。普通类本科生录取平均分超过各省批次控制线65.91分,较2013年提高了8.04分,超过各省(区)一批次控制线录取人数占招生总数的29.6%87.73%的少数民族预科生录取分数超过各省(区)二批次控制线。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占77.5%,农村生源的学生占38.5%

2师资队伍与教学条件

2.1师资队伍

学校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紧紧抓住人才引进、培养与使用关键环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引进计划,建立健全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制度体系。学校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态势良好。

2.1.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58人,兼职教师106人,生师比为17:1。专任教师中,有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3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5人、国家民委领军人才6人、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9人、国家民委创新团队2个、辽宁省教学名师11人、省市级人才专家54人,学校特聘教授16人,优秀带头人49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124人。

教授137人,副教授299人,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50.82%。专任教师中博士371人,硕士375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86.95%

2.1.2师资引进与队伍建设

为了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有效实施人才强校工程,把引进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建设、学科发展统筹考虑,采取多种措施广纳人才,统筹培养,取得可喜成效。2014年共引进教师37人,其中博士30人。2014年有1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个团队获国家民委创新团队,4人获国家民委领军人才,4人获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1人获辽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5人获万人层次;5人获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第二层次,7人获大连市第二批突出贡献专家和第六批优秀专家。

2.1.3教授承担本科生课程情况

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是学校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学校提升本科教学质量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2014年学校全年共开设本科课程4451门次,其中教授授课1607门次,占总开设课程的36.1 %。学校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37人,其中主讲本科课程133人,占教授总数的97.08%

2.2教学条件

2.2.1教学经费投入

学校确保教学经费在各项经费投入中的优先地位,预算分配始终坚持向教学一线倾斜的原则,优先满足本科教学所需经费。2014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1.7356万元,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2026.79万元,生均1291元;2014本科专项教学经费支出747.55万元,同比增长341.31万元,增长率为84.02%2014年本科实习经费支出869.57万元,较2013年增长84.35万元,增长率为10.74%,生均实习经费554元;2014年本科实验经费支出180.25万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115元。

2.2.2教学用房及设备

学校占地面积90.96万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60.5平方米。实验室面积9.60万平方米,生均实验室面积6.19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3.65万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5.25平方米。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设备总值37212.96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37万元,其中,2014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6148.96万元,增长率为19.79%

2.2.3图书资料

学校图书馆由开发区校区图书馆和金石滩校区图书馆两部分组成,馆藏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重点,以满学和东北民族研究文献为特色,形成印刷型文献和电子文献、馆藏实体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相互补充的文献保障体系。截止201412月,学校图书馆纸质文献达到146万余册,生均纸质图书94册;电子图书92万册,生均电子图书61册;馆藏电子期刊3.2万种,中外文数据库52个;纸质期刊1403种,2179份。2014年采购纸质图书9万册,纸质图书增长率为6.57%;新增电子图书5.5万册,电子图书增长率为6.42%

学校图书馆现有服务器19台,交换机10台,磁盘阵列物理容量20TB ,学生用计算机600余台,阅览座位5000个。全年到馆人数50万人次,图书流通量达28万册次。每周开放时间达88小时,比教育部规定的周开放时间72小时多出16小时。学校图书馆坚持强化服务意识,及时了解读者需求,不断优化流通阅览、电子阅览、参考咨询、读者培训、馆际互借等读者服务工作,积极开展用户教育,提高读者信息素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创造和谐阅读氛围。

2.2.4信息资源应用

学校拥有现代化的信息网络系统,有线及无线校园网实现了全覆盖。两校区均采用万兆以太网技术,千兆到楼宇,2300M的出口带宽,其中201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校园无线网是东北地区高校最大的自建无线网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学校通过建设数字化校园,科学整合了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网络教学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各种网络资源,通过信息门户单点登陆,实现公共数据交换与共享。学校现有56个网站中90%纳入到CMS网站管理系统,实现了网站的多级管理、信息发布与审核、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信息发布既方便快捷,又保障了信息的安全。学校设有《教育在线》等教学网站以及Bb网络教学平台、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等17个教学资源系统。学校数据中心现有5T视频资源、数据交换达50G。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得到教育主管部门肯定,曾获评教育部高等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

3教学基本建设与改革

3.1教学基本建设

2014年,学校继续通过建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等改革试验区,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以及产教融合培养技能型和工程类人才的校企合作模式上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1.1专业建设与改革

设立教学改革试验区2014年,为了加强专业特色建设,启动了专业建设试点工作。以“自动化”和“电子信息”专业为试点,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开展建设;以“土木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为试点,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开展建设;以“工业设计” 专业为试点,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开展建设;以“通信工程”、“物联网”和“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为试点,开展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以“会计学”专业为试点,以自主报名和择优考试方式建立“ACCA班”和“全英班”,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加强专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面向国家、民族地区和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加大对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力度,优化专业结构布局。2014年,新增城乡规划”本科专业,调整数学与应用数学、功能材料专业招生计划。截止2014年度,学校本科专业增至51个,同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的工程技术、管理类等专业达到90%以上。

组织参加辽宁省专业综合评价。学校以辽宁省专业综合评价为契机,通过评价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凝练专业特色。在201414个专业参加了辽宁省专业综合评价,有4个专业进入辽宁省专业排名前20%,其中新闻学专业排名第一(并列),行政管理和产品设计排名第二。工业设计和环境工程专业被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本科重点建设专业。截止2014年底,学校有4个专业获批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专业获批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在辽宁省连续三次本科专业评估中,学校70%以上的专业参加了评估,其中工业设计、网络工程全省排名第一,新闻学专业全省排名第一(并列);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日语、行政管理、产品设计专业排名全省第二;参评的37个专业中,有13个专业排名进入全省排名前20%

3.1.2课程建设与改革

为将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全方位推进课程体系建设。

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从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出发,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各类专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课题式教学:以课题为核心,完成从理论研究、探索实验、测试制作、验证比较、客观评价等协同化教学科研活动。二是项目制教学: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引入教学环节,让学生提前与社会接轨,接触实际项目,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做中学教学:以实践车间、加工中心和专业车间为实践教学的基础和专业平台,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完成体验型、学习型、探索性、创造性的研究过程和技能提升。四是平台化教学:将国内外竞赛和专利申请作为成果产出和转化的平台引入教学环节,通过参加最高水准竞赛使学生具有了国际化视野,提高专业标准,使学生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五是多种手段教学:采用市场考察、调查研究、集中讨论、样机制作、测试实验、公开答辩、过程展示、集体评价等多种方式,构建以学为主的教学实践平台。

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以学校在建的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为主,辅之以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先进的专业主干课程,利用现代化的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推进精品课程向精品开放课程的转化,促进课程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发展和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共享。学校通过引进慕课(“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加强Bb平台建设等,丰富网络教育和移动学习资源。2014年电路、环境学、市场营销等三门课程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基础会计、国际贸易实务、统计学、计算机基础与C语言程序设计(含实验指导)、餐饮经营管理、产品设计造型基础等6部教材被评为辽宁省“十二五”规划教材。

加强辅修课程体系建设。根据地方经济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需求,从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学校在财务管理、法学、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日语、食品科学与工程、市场营销、英语、自动化等9个专业,开展辅修课程体系改革,使辅修专业课程能够同其他专业课程有机衔接,确保学生学以致用,提升学生服务社会能力。

3.1.3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

注重加强实验室建设。为了强化实践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4年学校投入3314万元,用于专业实验室和学校公共基础教学实验室设备购置,新建了功能材料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平台、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实验室、制药工程综合实验平台、文科综合实验实训中心;为信息与通信工程综合技术实验室、生物化工类基本技能开放训练平台、智能控制与机器感知综合实验平台等11个实践教学实验室增加和更新了实验教学设备,有效提升了实践教学能力。

注重实践教学改革。继续深化改革,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了课内、课外一体化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加强了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分别组建了跨专业综合性实验实训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文科综合实验中心。文科实验中心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纳入实战模拟课程,组织开设了ERP沙盘模拟、财务软件操作、物流管理、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统计实验等各类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共88门,合计1403学时。跨专业综合性实验实训平台具备多学科交叉和多专业融合的特点,不但满足各相关专业实验实训的需要,还为不同专业的学生了解行业相关知识提供条件。学校以项目为依托,将教师工作室纳入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做中学,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开展实验项目重组,减少重复内容,将实验课分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三个层次,为打造精品实验课程和特色实验课程创造有利条件。学校的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分别被评为省级跨专业综合实验实训平台、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至此,我校共有10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和教育基地,标志着我校的实践教学工作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注重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2014年,学校同美国罗克韦尔公司共建的“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投入使用,罗克韦尔公司向学校赠送价值1100余万元的教学设备,是国家民委所属院校首家同国际著名公司合作共建的实验室,已成为教育部“全国工业自动化人才认证培训基地”。学校同用友公司合作共建了“企业运营综合实训中心”已投入使用;学校同邮储银行大连分行校企合作,建立了金融营销教育基地;同大连市创业公共实训(孵化)中心共建大学生创业苗圃和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同校外企业开展大学生顶岗实习和见习活动等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为学校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3.2 创新创业教育

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整合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主要涵盖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创新创业延伸课程三大模块。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主要分为创新创业通识类课程、创新创业文化创意类课程以及创新创业技术类课程,通过基础课程设置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覆盖全体学生。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载体建设。依托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二级学院创新工作室、大学科技园、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校外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新建1000多平米的金石滩校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使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实现了两校区全覆盖。学校有169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68个。其中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已成为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创业示范孵化基地。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基地建设。学校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民族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项目为载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前沿性探索,采取专兼职相结合方式组建研究团队,围绕“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导师制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培训示范基地”和“创业实训试点单位”等建设工作为切入点,开展示范性研究,近年来承担省部级教学研究课题近2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近50篇,为学校进一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改进和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训练。通过项目、实训、竞赛等训练活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2014年度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立项292项,其中国家级立项47项,省级立项70项,校级立项175项。学生成果入选辽宁省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7项,获得最佳项目3项,向教育部提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质量报告,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积极探索政府、学校和社会力量共同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模式,正式启动政府补贴创业培训项目,首期培训了360名学生;依托校内文科实验中心的企业运营模拟实训平台,开展暑期创新创业训练营已成为学校的常规教育活动;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积极开展多民族学生融合式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工作,在2014年度大学生优秀创新团队及创建活动中,有39个多民族融合式团队,37名优秀少数民族学生获得荣誉称号,实现了各民族学子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教育目的。组织开展校内学科竞赛22项,参加学生近4500人次,组织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53项,有1574名学生获得学科竞赛奖励,其中在全国机械创新大赛和全国电子商务大赛取得突破,获得国家级奖项。

3.3 对外交流与访学

学校与33所国(境)外高校新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签署校际交流合作意向书15 份。170 名学生通过2+2等项目出国留学,59名教师、22名学生出国(境)参加学术活动或交流访问。获批国家外专局重点引智项目98个、资助经费450万元。聘请外教 13人、外籍专家1人、108人次外国教科文卫专家来校短期交流访问。举办“中韩韩国语论坛”等国际会议,46个国(境)外团组、139人次来访。学校获批HSK考试(汉语水平考试)定点单位。324人次外国留学生、55人次校际交流生(交换生)来校学习。

3.4学风与校园文化建设

为了加强学风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邀请教授们为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推荐适合的经典书籍,并确定了100本在全校推广。继续推进民院讲坛,邀请韩寒旗下创作团队等团体和个人来校做交流报告会,两校区组织开展了60余场“阅动青春”读书沙龙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以“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为主线,开展校园科技学术节活动。共有1357名学生参加该项比赛,152名教师参与指导。在推荐参加省级决赛的50件作品中,23项获得省级三等奖、14项二等奖、进入终审答辩一等奖以上作品10项。在全国总决赛中,我校学生作品《大连汇学科技有限公司》荣获全国银奖,《大连朵朵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和《“中国梦·民族情”——少数民族学生考试就业信息网》荣获全国铜奖。

以“共话民族情,美丽中国梦”为主题,开展民族文化艺术节活动。通过民族风俗风情展示、民族歌舞联欢会、民族知识大赛、民族影片展播、民族文化宣传展示等多场活动,为各族学生间相互了解、相互交流搭建沟通平台,营造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国家民委举办的 “爱我祖国、兴我中华”全国民族院校大学生演讲比赛总决赛中,我校参赛学生获得优胜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倡导“实事求是,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总思路。组织开展“中国梦 民族情”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合唱比赛。为庆祝建国65周年,在全国首个烈士纪念日之际,我校国旗护卫队应邀赴北京参加了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主办的“向烈士致敬--火红青春耀国旗”首届全国高校升旗手交流展示活动。我校国旗护卫队被团中央授予“优秀升旗队”称号,胡琨博同学荣获标兵升旗手称号。

不断创新社会实践形式,分年级分专业做好社会实践活动,鼓励来自城市的低年级大学生到民族地区、到农村、到偏远山区调研,主动了解民生;鼓励来自偏远地区、欠发达地区的低年级大学生到大城市以及发达地区进行调研,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出谋划策。2014年暑期,由我校12名大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团远赴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新坝小学开展暑期爱心支教公益活动,受到当地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我校被授予“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暑期实习计划”企校联动单位称号。充分利用了课余时间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开阔眼界、提升能力。有700余名学生深入到大连开发区的20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挂职锻炼活动。组织应届毕业生到新疆、西藏作为期1-3年的志愿者,截止2014年我校选派各类志愿者达176人。今年,我校再次被评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全国示范高校。

4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4.1教师教学发展

学校坚持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并重,按需培训研修、学用一致、注重实效,突出重点、加强实践、多种形式并举的原则,建立了校院两级教师培训与能力提升机制,深入探索骨干教师研修培训的长效机制。

4.1.1新入职青年教师培训

学校高度重视新入职青年教师培养,按照学校《关于加强新入职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定期举办青年教师岗位培训,已成为学校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制度。2014年,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教学诊断、课堂教学观摩,教学考核达标竞赛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办法,对新入职的47名青年教师进行了为期八周的培训,有效提升了新入职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4.1.2专题研讨

为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2014年,我校举办了两期双语(口语)教学培训,80多名承担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和新入职教师参加了培训,特别邀请了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的Woo Back教授和美国乔治福克斯大学的教务长Linda Semak博士前来授课,针对国外大学目前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阐释。通过研讨和交流,为教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提高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质量,学校举办了通识教育课程专题研讨班,邀请了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的著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校内教师教学经验交流、相互观摩等,提升了认识,强化了理念,提升了通识课教师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积极性,为提升教学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4.1.3教师教学交流与研讨

2014年,学校先后选派10名教师到大连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澳门理工大学进行专题教学培训;组织全校51名骨干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组织18名教师参加了辽宁省教育厅主办的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师资培训;组织7名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和企业实践研修与培训;组织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师参加工程教育专业国际化认证培训。学校制定了海外研修工作方案,实施语言培训与专业研修相结合的深度培训。针对二级学院的师资培训需求,采取定制培训。一是精选专业骨干教师到海外合作院校进行为期1-3个月的短期培训,培训方式为深入对方本科课堂,全程跟随专业课程。二是实施海外教师研修项目制,根据项目合作程度选派教师。全年共组织20名教师赴英国坎布里亚大学、美国班尼迪克大学等大学进行研修培训。目前已有29名教师获得了Trinity 资格证书,59名教师获得了NZQA资格证书。

4.1.4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在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同时,注重师德师风与校情校史方面的教育。先后邀请校领导进行“校情校史与民院精神”、“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当代高校教师的历史责任”专题讲座。邀请组织部部长做了“青年教师成长的相关政策”的讲座,邀请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做了“新入职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若干政策”的讲座。讲座加强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积极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用良好的师德师风带动学风的建设。

4.2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始终将其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确立了党政一把手是教学工作第一责任人,将人才培养纳入了学校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坚持重大事项由学校党委会议审议,重要事项由校长办公会决定;在人才引进、资金投入等坚持向教学第一线倾斜;每个教师必须承担本科教学工作,未完成本科教学工作任务的在年终考核、晋职晋级、评优等实行一票否决等,为学校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中,学校特别注重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凡是涉及教育教学重大事项、教学改革措施、教学建设标准的制定等,在广泛征询学生、教师意见的基础上,都要提交相应的学术委员会或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或审议,确保各项改革、各项建设标准的制定科学、合理,能够有效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结合辽宁省专业综合评价、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开展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人才培养标准、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实验室建设标准等相关质量标准的建设工作,为后续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开展专项评估做好充分准备。

继续强化对主要教学环节的监控。每学期开学前都要对教学保障设施开展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确保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按期有序进行。在每学期初和期中开展教学秩序检查,对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继续开展课堂教学监督与评价,2014年针对参加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的教师听课562人次,其中春季学期306人次,秋季学期256人次。同时对外聘教师、首次上课教师、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了专项评估,共计组织听课143门次。对评价分数较低的教师进行了约谈,指出了不足,制定了整改措施。

组织开展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思政系列课程以及通识教育选修课学生满意度调查。对各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档案和课堂教学规范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春秋两学期的试卷进行了抽查,抽查试卷380本,共11400份。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试卷进行了学业完成质量的分析。对201437个本科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进行了督查,抽查了173份毕业论文(设计),并进行了质量分析。

5 学生学习效果

5.1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获奖

2014年,全校共有6812人次学生参加校外科技创新竞赛,有1896人次获奖,占总人次27.8%。在全美数学建模竞赛、美国IDEA国际优秀设计奖、德国IF概念奖等国际竞赛中,获奖292人次,占获奖总人次15.4%;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中国大学生动漫游戏创意设计大赛等全国竞赛中,获奖614人次,占获奖总人次32.4%;在“TI”杯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创青春•服务业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就业大赛等省级竞赛中,获奖920人次,占获奖总人次48.5%,其中省特等奖20人次,省一等奖233人次,省二等奖327人次,省三等奖320人次,省优秀奖7人次。

5.2学生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情况

2014年度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取得多项优秀成果,包括国家级、省级和校级项目在《光谱学与光谱分析》、《食品与发酵工业》等双核期刊(同时被中文核心和CSCI核心库或CSCD核心库收录期刊),《核技术》、《毛纺科技》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0余篇,各级项目依托项目研究取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取得软件著作权申请受理通知书或授权19项。

5.3毕业生就业情况

截止20141231日,在全校3709名毕业生中,就业人数为3589人,就业率为96.76%。在已就业毕业生中,国内工作2968人,占毕业生人数80.02%;出国、出境319人,为8.60%;国内升学302人,为8.14%;待就业120人,为3.24%

从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的人数来看,排名前十位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金融业”、“建筑业”和“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如图1所示:

1 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

从就业行业及所占百分比来看,毕业生的就业取向同学校培养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的应用型、复合型定位基本保持一致。

120名待就业的毕业生中,有52.00%在准备国内公务员或其他考试;有28.00%未找到合适工作;12.00%是其他方面的原因;还有8.00%在准备职业资格考试。

5.4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

5.4.1 在校生满意度调查

2014年两学期有568名教师接受了学生对其教学工作的评价,评价的课程为2004门次,学生有效评价为201591人次,学生参评率90%以上,学评教平均分数达到95分以上,说明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学校每学期通过召开教师、辅导员、学生座谈会,通过教学检查、督导巡查、信息员反馈等多种方式收集信息,针对教师教学、教学管理、教学设施、环境条件加强管理和完善,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2014年,在常规的学生评教基础上,对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公共基础课进行了学生满意度调查,调查项目包括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学态度、教师授课内容等方面16项内容,学生满意率达到96%

5.4.2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满意度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的评价,对于学校专业结构的优化,培养方案的完善,课程设置的改进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学校调查了毕业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满意度、教学实践环节的满意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满意度、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的满意度和整体人才培养的满意度。将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的满意度评价: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很满意分别赋予1-5的分值,每个指标的平均值如下图所示。满意度均值基本集中在4-5分的区间内,总体来说,毕业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比较满意。其中对学校教师教学态度的满意度最高,达到了4.37分。

6 特色发展

6.1 因材施教,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培养质量。

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基础差异、个性差异与需求差异,分流培养、分类成才,专门制定培养方案。建立各民族融合的学业指导体系,1-2名教师作为学业指导团队,建立83个学生11日常互助学习组,在互帮互助、团结协作中增进交往交流交融。实施“一带一”先进带后进、“一看一”同学互监督、“一帮一”老生帮新生等具体举措,推动民族融合的学业互助体系建设,做到学习有人帮、生活有人管、成长有平台,将关心关爱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吸纳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实验室、工作室等,引导参与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完善少数民族学生入党培养方式,加大培养力度;国家奖助学金等向少数民族学生倾斜等,为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了有利条件。

6.2 协同创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学校建设了3000余平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设有实体机器人工作室、数学建模工作室、智能车工作室、电子系统设计工作室、NAO机器人工作室、多媒体技术工作室、机械创新设计工作室、智能信息处理工作室等20个跨专业工作室及5个创业工作室,主要面向跨专业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和创业成果孵化,同时与大连科技局、大连创业公共孵化、大连北方科技孵化基地共建大学生创业苗圃,开展工作室课程教学、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和学科竞赛。

整合经济管理学院、国际商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成立了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文科实验教学中心,致力于打造学校的商科实训类通识教育基地、文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教师教学研究及科学研究基地。学校与用友集团合作建设了面积700余平米的“虚拟商业运营实训中心”,通过模拟企业经营环境和企业真实业务,实现了全仿真的体验式教学,解决了专业教育中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难题。目前中心已作为大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政府补贴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

6.3多措并举,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服务管理

印发《辅导员工作手册—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班导师工作手册—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延修学生学业指导记录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特殊学生群体的排查工作,通过实行表单式管理,准确掌握学生动态。特别是对存在学业危机、经济困难、心理困难、单亲家庭等特殊学生进行了详细的摸底,由辅导员老师加强对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组织各学院建立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档案,准确掌握少数民族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和困难,整合校内资源统筹解决,做到工作的“严、细、实”,将管理与服务落实到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身上。对于部分已经毕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访谈,了解毕业职业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对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就业指导。组织成立了大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吸纳优秀少数民族学生干部,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作用,维护校规校纪,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加强自我监督管理,倡导校园文明礼仪;参与民主管理与监督,维护广大同学权益;促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沟通,营造各民族师生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上,我校学生工作部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以少数民族学生服务管理为汇报内容的《全员育人 因材施教 让民族团结根植于各民族学生心中》的总结报告,得到了国家民委领导的认可,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给予了重要批示。

7 需要解决的问题

7.1 因材施教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特别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但在这项工作中,开展的还不够均衡。需要学校继续深化调查研究,强化目标导向、按需培养,采取有效措施,满足不同发展需要学生的需求。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拔尖人才培养,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增强学生继续深造和就业、创业能力;基础教育较为薄弱或其他方面原因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从入学到公共课程学习、专业课程学习、实践实习、创新创业活动等多角度、全过程加以关注和专项管理。 

7.2 专业特色有待进一步凝练

近几年来,学校在强化专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取得了可喜成效。但同高水平大学相比,在专业建设水平、专业特色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满足地方经济建设需求,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需求方面还存在不足。学校将结合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建立有效的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和引导专业努力提升建设水平,凸显自己的特色,不断提高专业的社会影响力,满足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需求。

7.3 教师教学理念需要进一步更新

近些年来,学校在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采取了多项系统性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效果同预设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改革还存在观念、理念滞后,缺乏系统的思考等问题,参与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主观能动性不高;也有部分教师由于科研任务重,在教学上投入精力不足。学校将结合大学制度建设,通过进一步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实施人事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综合改革,积极开展教育部审核评估评建工作、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调动广大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全力推进基于学生“学习产出(OBE)”的课程、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等改革,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