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当前位置: 专题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走转改”小分队报道】外国语学院: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内宣外传工作的重大实践课题。高校是国际交流和文明互鉴的平台,有条件、有义务、有能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外国语学院立足学校建设高质量现代化综合大学的目标,积极发挥职能和资源优势,着力进行教学科研的转型升级,培养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对外宣传人才。把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历史溯源优秀成果等通过学术渠道进行发声,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搭建学科专业平台 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


“民族典籍翻译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典籍翻译与中华文化传播”“民族典籍翻译作品域内外传播的战略和策略”……在第五届全国民族典籍翻译研讨会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院校的多位专家就这些议题分享了经验,发表了见解。这是外国语学院承办的一次高端学术会议,共有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当日,我校“中华文化外译与传播研究中心”同时揭牌成立。


会议的举办、中心的成立对促进我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我校中华典籍外译与传播研究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交流与合作平台,对学院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时代,新要求,外国语学院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梳理外语学科特色,把文化外译与传播作为外语人的历史责任与担当。“中华文化外译与传播研究中心”的成立,既符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定位,又可充分发挥外语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更好地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入发掘整合现有学术资源,确立学科团队主要方向,重点围绕民族文献外译、典籍外译、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译介研究和国际传播能力与口笔译开展重点研究,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做好担当服务。



增强文化自信 推动“道中华”外译和传播


“道中华”是国家民委顺应世界百年变局,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创新打造的民族传播品牌,是知识观点传播、文明交流互鉴、国家形象塑造的大型融媒体传播平台。


受民委有关部门委托,外国语学院承担了部分“道中华”文化外译工作。该如何用外语向世界阐释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蕴藏着怎样的密码,中华民族的血液流淌着怎样的精神,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彰显着怎样的文明根性,是外国语学院面临的新课题。


翻译工作,不仅需要熟练的语言翻译能力,更要求翻译者对文献所承载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有着深入理解和准确的把握。为保证翻译质量,老师们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利用个人时间,熬夜加班完成所有翻译的工作是常有的事情,因为老师们知道,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他们应尽的历史担当,是外语人的时代使命。


学院教师们克服困难,保质保量完成翻译任务,目前,已翻译了三十余篇道中华文章。展示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推动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国国际传播效能。学院还举办了《道中华之美,美中华之道》主题班团会、“道中华”主题专场剧场演出等活动,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提升育人内涵 培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人


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三进”战略,第一时间搭建课程体系、组建课程团队,开设了“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课程,举办了两次面向东北和华北地区高校课程建设研讨会,充分发挥民委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作用。课程通过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融入听说读写译等核心课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通过用外语学思想理论,从而培养学生从东西方不同视角找到阐释问题的答案,从跨文化视角分析中国实践,探究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更好地服务新时代对外开放战略和国际传播力建设,将“中国的世界”变成“世界的中国”,为中国的外宣工作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学院加强赛课一体办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多项行业内知名赛事,以赛促学,在“赛课一体化”中上好“大思政课”。在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政府外办、辽宁省教育厅联合举办的第五届“辽沈最美翻译官”外语演讲大赛中,学院英语系李皞媛、日语系金志炫同学荣获二等奖,日语系韩贤敏、朝鲜语系李敬仪同学荣获优秀奖,吴春晓、张春梅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外研社国才杯系列比赛、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英语挑战赛演讲大赛、乐椿轩杯韩语演讲比赛、省高校群音荟萃日语配音大赛总决赛中连获佳绩,积极打造“学在民大”良好口碑,彰显了民大学子逐梦新时代的奋进姿态和青春风采,增强了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怀。


青年强,则国家强。为了培养学生做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者,学院在语言实践·实训课程从简单的课堂延伸向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设计转变,从训练单一的语言技能向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个性化培养模式转变。教师从注重知识教授的传播者向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引领者的角色转变,从单一的评价方式向注重过程和闭环管理出成果的多元学业评价转变,从专业课程学习向营造学院文化转变,打造了“外语文化节”特色品牌。学院还着力创新外语第二课堂,搭建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平台,为学生增加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更加准确、更加流畅、更加自然地将中国故事的内核表述出来。


学院的每名教师不仅自己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者,更肩负着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中国价值、中国成就和中国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认同,树立并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的光荣使命。

上一条:【教师节特辑】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 ——2023年“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事迹展(一)

下一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大连民族大学:严管厚爱护航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