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当前位置: 专题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教师节特辑】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 ——2023年“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事迹展(一)

编者按 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9月10日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评选出一批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三全育人、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团队。他们以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奋进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育桃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党委宣传部对获得本年度“突出贡献奖”的教师进行了采访,向读者展现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


服务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设计团队:

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中华文明几千年来,大一统思想如何孕育、发展、历久弥坚?各民族何以团结融合,多元如何聚为一体?如何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国家民委从馆藏的15万件文物和51万册古籍中,遴选出体现“四个共同”的文物古籍,包括一批珍贵文物古籍和独有文物古籍,精心筹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通过参观展览,观众可以深入了解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亲身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伟大成就。


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是国家民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这个国家级展览的展陈设计,来自我校的服务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设计团队。


创新设计理念 让文物活起来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汉代的青铜器、唐代的文书、辽代的三彩器、西夏的宿卫牌、金代的铜镜、元代的纸币、清代的达赖班禅敬献中央政府的礼品……行走在“大一统”展厅里,就像徜徉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之中。


头顶是古丝绸之路地图,脚下是“四大民族走廊”,还能在“同心共振”互动专区聆听各民族的音乐交响,在“大交融”展厅,强烈的互动观感和沉浸体验让观众久久驻留。


各民族乐器精心打造的“乐器墙”,15米长的透明亚克力红旗海浪,建党后到新时代的各个历史瞬间,在“大团结”展厅,红色概念展主题明确,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与丰富实践。


如今展厅呈现的每一个细节,都蕴藏着展厅设计师们的心血。36000多字逻辑清晰的大纲完整地讲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但1500余件文物古籍本身不会讲故事,需要找到合适的设计方式和艺术表现力,去讲给世人听。


“我们在设计时力图打破常规,把展览变成一个更有视觉冲击力、更能够感染人的一个体验项目,让文物说话,去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这是前所未有的。”设计团队负责人,设计学院院长范一峰表示。



超过五十人的师生团队,200个不眠之夜,无数次的校对、确认,最终,设计团队通过独具匠心的展陈设计,更好地向观众展示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更深刻地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团队用实力证明了民大设计的能力。


铜鼓声声,回响不绝;文明汇聚,源远流长。设计团队从文物中获取灵感,又通过设计让文物焕发生机。范一峰介绍:“我们从大量的文物古籍中获得了启发,比如‘大交融’中的铜鼓同心圆装置,就是看到了铜鼓得到灵感,中华民族同心圆梦的时代主旋律,象征着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永远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


典籍花瓣墙、集思柱、地幕投影、交流长卷、互动巨幕、红旗装置雕塑等展项无不彰显着设计团队的独具匠心与团结共识。置身展馆,犹如行走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身临其境,仿佛听到古籍文物在娓娓诉说,诉说着“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诉说着各民族在互鉴融通“大交融”中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明,诉说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乘风破浪,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克服重重困难 彰显匠人精神


墙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工期表、设计图、古籍文物图片,桌子上摆着厚厚的打印图纸,走进大连民族大学设计团队所在的国家民委3号楼三楼办公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的相关材料印入眼帘。


团队从接到任务到施工完成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他们以创新、坚持、敬业、担当彰显着设计师的工匠精神。此次文物古籍展的布展过程中,设计团队面临着诸多困难。


“一方面要在不到3000平的空间,展示1500余件高密度和高信息度的古籍文物,从而呈现跨越中国几千年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另一方面是时间非常紧张,从竞争上岗、组建团队,再到反复修改设计方案、施工图,施工过程中的不断调整,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范一峰说。



文物古籍展是一项大工程,需要与各方面的协调沟通,包括与文本组、文物组、施工方反复联系。我们看到的某一个展示内容背后可能历经了十几次脚本的修改。比如我们看到的花瓣典籍墙,每一片花瓣后面就是一个单独的电控单元,满墙有近1600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需要配钻40个不同大小螺丝孔,合计6万多个螺丝,这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再比如‘大团结’厅看到的各民族纹样,从最初设计方案到现在的样子,中途经历复兴巨轮、服装墙、锦旗墙等方案,最终确定为纹样,前后一共做了十几稿方案,现场施工修改了5次。”设计团队成员、建筑学院教师耿舒畅说。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了确保文物古籍展顺利开展,在设计布展工作的几个月,团队成员们没有休息过一天,没有放过一天假,每天早晨七点半出发,晚上十点以后回去,忙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儿。比如在设计第三展厅中间的核心红旗造型时,红旗造型的工期要求40天左右完成,远低于正常情况下60-90天的实际工程量。在这段时间内,耿舒畅既要在北京完成设计工作,又要马不停蹄地飞到南京工厂盯施工推进。红旗造型7月2日凌晨运达北京到安装完毕成功落到展厅,耿舒畅在将近60个小时的时间内几乎没合过眼。


“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作为一名设计师,民族工作者能为传承中华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贡献力量,是‘工匠精神’的体现,也是民族工作者应有的担当。”范一峰说。


学校高度重视 保障如期完工


针对此次文物古籍展,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在确定此次展览任务后,学校第一时间组织部署,出台了《大连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创意产品设计方案》,成立了学校工作专班,组建了由产品设计、空间设计、平面设计、互动装置设计等专业教师的设计团队。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院长张利国负责文字内容的把关,诸多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


团队入驻正式开展工作后,学校党委靠前指挥,综合协调保障,对专班同志关心慰问,确保工程如期完工。“在整个布展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学校党委的关怀,几乎所有的校领导都来过。学校党委书记赵铸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党委副书记陈明华协调推进,提供保障。在每一次重大改动和调整的时候,学校领导肯定会到现场,让我们有了心理上的安慰,精神上的支柱。”团队成员、设计学院教师王楠介绍。


“展览进入攻坚期,学校党委副书记陈明华驻扎一线,和教师们就每天所有的问题进行梳理,明确到人,明确到时间。比如了解每一个改动或者是每一个设计、每一项任务能不能按时完成?如果完成不了,理性判断需要多长时间,然后去帮着沟通协调,每天工作内容比我们还要辛苦。”团队成员、设计学院教师郭磊介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正式对外展出后,央视新闻频道、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主流媒体相继报道。展出后每日预约参观观众络绎不绝,国家机关、委属事业单位等多个部门集体参观,反响热烈。


团队让文物古籍以新的形式向世人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展现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伟大成就。团队成员也将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传承工匠精神,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作出新的努力,呈现更好的成果。

上一条:【“走转改”小分队报道】外国语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提升外语教学质量

下一条:【“走转改”小分队报道】外国语学院: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