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当前位置: 专题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大连民族大学:严管厚爱护航学生成长成才

规范作息时间、提高自理能力、遵守学习纪律,在大连民族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生一入学就接受严格的日常规范管理,要求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厚植“信通”底色。学业上有难题可以找老师、生活上有困难可以找老师、未来发展上有疑惑还可以找老师。学院里,老师把学生放在心里,学生把老师当作亲人,师生在“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的管理文化中,拥有着彼此的独家记忆。


近年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主线,构建“三维一体”的育人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卓有成效的“三全育人”模式。


坚持严格管理 让学生忙起来


“五年前刚来学院时,我就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行为表现等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发现了学生吃苦精神缺失、自律意识不强、克服困难能力薄弱等一些普遍问题,我决定从规范作息时间、提高自理能力和遵守学习纪律三个维度入手,树立学生遵章守纪,深明大义的优秀品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英震介绍。


学院打破传统的管理方式,以寝室、课堂和早操为三个维度,将三个维度的人才培养过程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一体,就此设立了完整的“三维一体”培养体系。这种培养体系借鉴了军队管理中的部分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教育等方面开展相对严格的管理。从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入手,在管理节点上从严要求,令行禁止。


“三维一体”培养体系最早在2018级物联网工程专业中进行了第一阶段的试点工作。仅两个月的时间,“三维一体”教育管理模式就显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克服困难能力、抗击挫折能力和抵御诱惑能力都有了增强。不仅体现在日常的行为上,更体现在了学习结果上。试点班级的及格率高出学院平均及格率6.49%。在第二学期期末学风进步量化考核中试点班级高出学院平均8.58分。



数据会说话,试点一年后,学院在2019级全体学生中推广“三维一体”教育管理模式。在第一学期的期中高等数学考试中比2018级学生的同次考试平均成绩、及格率和优秀率均有明显提高。2019级大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比2018级提高更为明显。


行为方面“严”,思想方面“爱”。有些学生对“三维一体”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最后的认可,离不开老师们的以身作则。每一次早操,学院书记和辅导员都会陪在学生身边。每一次开学,学院的领导班子和班导师们都会第一时间和学生见面。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学院的学生工作者每天深入寝室,深入操场,深入课堂。通过一系列的严管措施,有效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以真心换真心 让学生暖起来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去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先辈们用鲜血换取了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争做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通信工程215班的张源薪在参观完辽沈战役纪念馆后感慨道。


今年,张源薪和同学们在班导师的带领下,前往辽沈战役纪念馆,在探寻红色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感受革命文化和时代精神中思考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使命。


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院着重在教师层面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让教育者先受教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师德师风评价的第一标准,要求广大教师积极研究课程思政,充分发挥教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引导作用。


电子213班的同学在班导师指导下,利用假期,宣传党的好政策、好方针、好精神。他们深入学校、社区广场、活动中心、居民院落,用“青音”传“党音”,把“书面语”转化成“家常话”,送“理论”进家门,用心用情做好宣讲,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赤子之心书写青春华章。



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学院老师们以真心换真心,在学生就业创业、经济问题、心理问题等方面提供帮助。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抓早抓小,通过规范日常管理,帮助学生积累能量,培育成才基因。


“在民大的六年,真切地感受到民大对学生的关怀与栽培,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在工作中的默默付出与辛勤耕耘,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爱生如子’。在信通学院这个团结进步的大集体里,体会到高昂的青春激情、牢固的团结意识、浓厚的学习精神。”电研2103班付守航说。


“我们要站在‘国之大者’的政治高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教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全院师生树立正确的教育与学习观念,培养提高科研与创新能力,营造浓厚的学习与实践氛围,加强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实现。”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肖瑛介绍。


做好每一件小事 让学生动起来


“这是毕业前最后一次给母校的花园除草了。”


“我期待着秋天来临,给我的小树再穿上白色新衣服。


“通过劳动,我在职业生涯规划上有了启发。”


……


夏日除草、冬日除雪,每个班级有自己的劳动片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劳动分数记录册,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生们的劳动课接地气、有意思。通过劳动实践,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了创造性劳动能力……


今年,学院已经开展了三堂劳动教育课。根据教育部对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必修课的相关要求,结合学院学生学业实际,学院对每次劳动实践课进行安排,如在校园绿化美化劳动课上,就安排两个年级全体学生参加。安排每个月最后一个周末,负责各个班级分管区域的校园道路日常清扫、清除积雪及道路两侧树木的绿化养护工作。劳动完毕后,根据活动开展具体情况,劳动教育指导教师负责在班级劳动教育手册上签字确认,每个学期年末,辅导员会根据班级劳动教育手册对每名学生进行学分记录。



“通过劳动课,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工人师傅的艰辛,也让我们意识到,这美丽的校园背后有太多人的付出,我们要懂得感恩,懂得珍惜。”电子211班郑茗曦说。


扛得起锄头,握得了笔头。劳动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志愿活动作为其中的一种,从赋能学生成长发展的角度也发挥积极作用。学院将学生的专业实训、志愿服务以及日常生活劳动有效融合,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劳动育人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促进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希望同学们积极奉献、投身劳动,主动担当、汇聚力量,在此过程中重申劳动教育的价值、加深对劳动的理解、涵养热爱劳动的高尚品格。”李英震说。



原文链接:https://www.sizhengwang.cn/a/gzdt_zxlb/230829/1595722.shtml


上一条:【“走转改”小分队报道】外国语学院: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下一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大连民族大学:在社会实践中书写“强国有我,青春有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