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当前位置: 专题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访我校第九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二等奖获奖团队

 

戴上VR眼镜,走进“蓝印花布”数字博物馆,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蓝”,花瓶、旗袍、油纸伞、手提包在展品厅内有序摆放,应有尽有。当蓝色的浓度混合白色的耀眼,典雅又不失明快,具有鲜明的江南民间特色。

 

这是我校电子信息类别研究生“小颖火虫”团队设计的作品——青出于蓝--基于VR的“蓝印花布”数字博物馆,并凭借着这份作品摘得了第九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的二等奖。

 

得到肯定的成就感,让我们有能量追逐更高水平的科研目标


掌声阵阵,气氛高涨,杭州白马湖畔,第九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的角逐,我校电子信息类别研究生郗小雯和田颖组成的“小颖火虫”团队,摘得了大赛的二等奖。

 

此次比赛吸引了全国234所高校的千余名研究生报名参赛,提交有效作品1942件,参赛人数、队伍作品提交数创历史新高。

 

“我们激动的心情不仅源于获奖的喜悦,更多的是作品得到了肯定的成就感,我们也将用这股激情和能量追逐更高水平的科研目标。”郗小雯说。

 

比赛的脱颖而出来源于团队成员们夜以继日地努力,为了呈现令人满意的作品,团队成员们每天早出晚归在工作室里不断调整着设计方案的细节,以此优化设计的真实感,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队员们经历了线上初赛的筛选闯入了决赛,决赛以现场答辩、路演的形式举行。为了应对决赛现场的答辩演示和专家提问,在比赛之前,指导老师何加亮与她们一起模拟决赛现场,进行答辩演示的练习,为回应专家的提问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我们见到了来自五湖四海优秀研究生的优秀作品,较其他优秀作品而言,我们的硬件方面还有待加强和完善。此次比赛让我们开拓了眼界,让我在科研工作中多了很多思考的方向和值得学习的先进经验。”田颖说。

 

通过现代元素传承非遗文化这就是作品的意义”


蓝印花布,作为我国传统的工艺印染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身,以其朴实、纯真,色调和谐的蓝白之美闻名于世,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深入挖掘和盘活蓝印花布艺术资源有利于提高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团队选用传统蓝印花布作为原风格图像,最终通过内容图像与风格图像的融合生成全新的印花图案,不仅仅还原了蓝印花布原本的风格,还将现代元素融入布上青花,让非遗文化“新”起来,呈现出符合大众审美观的新型蓝印花布文创作品。

 

“比如我们设计的手提包是将手提包与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图案结合在一起,通过现代元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来贴近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何加亮解释道。

 


技术浸染文化的底蕴,蕴含了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变得更有温度,智能化技术的使用令蓝印花布文化作品“活”起来。她们将蓝印花布与VR结合起来,通过思考、计算、实践,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现有图案进行数字化处理,蓝印花布的文创作品便被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走进蓝印花布数字博物馆,全方位多角度地欣赏蓝印花布文创作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大众视野,用创新形式展现古老中国的文化之美,重拾文化自信,除去烦琐回归本质。她们在不断摸索中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也引起观者对文化的思考。

 

“我会继续带领团队,立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的宏观背景,将人工智能与更多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使民大学子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何加亮说。

 

 

 

上一条:【“走转改”小分队报道】土木工程学院: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 精心打造“土木工程师的摇篮”

下一条:【以德树人 以智启人】范一峰:以匠人之心 书写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