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宝日勿苏镇万亩文冠果科技创新示范园,我校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阮成江正在现场指导学生安装调试文冠果表型智能感知与分析系统。调试成功后,阮成江和团队就可以在线上接收数据并对文冠果生长发育及开花结实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为宝日勿苏镇万亩文冠果科技创新示范园工程建设、文冠果林管抚等项目提供远程指导。
今年是阮成江参加定点帮扶工作的第九个年头,九年来,阮成江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和专业特长,把凝结自己心血和汗水的种子播撒在祖国大地上,让更多地区因大连民大的帮扶开出“致富花”。
在田间地头书写富民兴业的“科技文章”
“巴林右旗是我国防沙治沙工作的重点地区,文冠果树不仅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也能服务于当地的乡村振兴和生态建设。”2022年8月,阮成江一行人到巴林右旗做定点帮扶项目的前期准备。因为之前的对接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阮成江已经对即将要开展的帮扶项目有了明确的规划和设想。阮成江和团队对准备种植地区的土壤情况进行了细致地分析,不仅发现当地环境适合文冠果生长,还发现了一部分地块的土壤符合国际富硒土壤的标准。根据土壤特性,阮成江对种植区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规划:将大面积的种植区切分为文冠果丰产区、文冠果低产林高接换优改造示范区、林下经济示范区等多个精品区域,并在富硒土壤上种植茶园,为生产富硒茶做准备。
种植区种植的都是团队引繁培育的新品种和良种,也引入了团队研发的相关专利技术。阮成江和团队对当地的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之后在线上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指导。“现在我们的技术已经在巴林右旗落地生根了。”阮成江说。
在帮助建设种植区的同时,阮成江和团队也对巴林右旗当地的文冠果种植资源进行了整合和分析。今年,阮成江和团队在全国文冠果的各个分布区都进行了采样,一共采集到351个样品,计划开展生物育种,并决定将良种最先在巴林右旗投入示范种植。“2025年,文冠果的种植面积计划达到5万亩,我们计划延续这个产业链,发展拓宽相关产业。”
文冠果产业不仅能为当地的生态建设立功,更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仅以文冠果产值为例,亩产种子80-100公斤,万亩文冠果年产800吨种子,按市场价每公斤20元计算,年产值1600万元以上;其他林产品(林下经济)按每亩产值1000元计算,可增加收入500万元。基地惠及3个嘎查村农牧民1072户2149人,仅以上两项,人均纯收入将增加9700元,乡村振兴林产业示范带动效果显著。不仅如此,文冠果种仁油含有3%以上其他食用植物油普通缺乏的神经酸,是高级保健食用植物油。
截至目前,阮成江和团队已经去过巴林右旗6次,每次都会进行相关的调研和指导。今年7月,四套“文冠果表型智能感知与分析系统”在巴林右旗万亩文冠果科技创新产业园安装并成功运行,这是数智技术在文冠果产业的应用,真正将实验室的监测系统搬进了田间地头。多年来,阮成江把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书写了一曲曲感人的民族团结进步之歌。他说:“一代人种植,几代人受益,要完成好国家民委和学校党委所交代的任务,不负重托。”
引导学生在专业领域唱响“青春之歌”
阮成江主讲本科生经济林专业的《中国经济林资源》和《经济林育种学》、生物技术专业的《遗传学》、林业专硕研究生的《现代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等课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阮成江始终坚持因材施教,既鼓励学生仰望星空,又要求学生脚踏实地。
“给本科生上课,除了正常的教学要求外,我还着重将国家需求和学生能做什么结合在一起,要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阮成江说。阮成江始终将当前专业领域最前沿的技术研究成果融合在课堂上,“比如,经济林专业学生学习经济林就要知道目前经济林树种存在的瓶颈问题,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能解决什么问题,现在热门的基因编辑是什么,教材里可能还没有,但一定要带着学生去了解。”
“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是阮成江给本科生上课的一大原则。在课堂上将复杂的内容删繁就简,以便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在课堂下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企业微信建课堂群,以便同学在遇到问题时能第一时间联系他。同时,阮成江还鼓励学生积极加入工作室,提升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积累相关经验。
阮成江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心灵的火花,唤醒每个学生内心深处的梦想,是教育者的使命。”他曾经有一名学生,上课时总是心不在焉,对课堂内容缺乏兴趣,作业常常草草了事。阮成江觉得这名学生有很大的潜力,但是缺乏动力。于是他找机会和这名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到学生对生态学有着浓厚兴趣,阮成江就为他量身定制了一些额外的学习材料,带他参加了生态保护的实地考察,还邀请他参与团队的科研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找到了学习的方向,也体验到了科学研究的乐趣。他开始更加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积极参与讨论,勤奋钻研科研项目。不仅在课堂上取得了优异成绩,还顺利考上了北京林业大学的研究生。
在研究生培养上,阮成江要更严厉一些。每周,他都会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面对面交流。“学生是什么状态,他一进来我就能感觉到。学生这周读没读文献,问两个问题就知道了。”通过聊天,阮成江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个性和需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和方法,帮助他们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在细致了解的基础上,阮成江每两周召开一次组会,带领学生针对目前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共同学习进步。
跨专业的一些研究生有时存在基础薄弱的问题,阮成江鼓励大家从文献着手。根据每名学生的研究方向和课题,甄选出最适合的文献,在文献阅读中提升自己的基础能力。不仅如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新”始终是不成文的准则。阮成江始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学习之余,阮成江也会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况,并且积极地为他们解决问题、提供支持。
在赴民族地区开展科技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的同时,阮成江时刻注重将学生培养穿插其中,同步进行。他将课堂搬到了民族地区的山野之间,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学生还需要全程参与项目开展工作,并在当地进行现场实践。“学生能亲眼看见科技成果和技术在田间的转化,这会显著增强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会坚定他们学好专业知识,为民族地区服务,建设美丽家乡的信心。”这既是一次提升专业知识技能的户外课堂,也是一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生动实践。
“当地人民需要什么,我们能做什么”,进行定点帮扶工作的九年,阮成江始终以这两个问题为切入点开展工作,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知识传承,桃李芬芳。作为站在讲台上多年的教师,他坚守初心,始终怀揣着真挚心意,将深厚学问和人生智慧融入立德树人的每一个环节,运用专业知识、切实行动、爱与责任诠释着一名教师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