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当前位置: 专题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三心”系教育 ——访辽宁省教学名师肖瑛

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十五年,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肖瑛教授始终以爱国心、事业心、职责心“三心”为动力,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形象,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在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方面深耕不辍、笃行不怠。


“将课程变得有趣生动,将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喜闻乐见,是我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肖瑛主讲的《通信原理》是专业课,涵盖内容多,知识点晦涩难懂。于是肖瑛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五融”教学体系,精心设计了“育心”“育智”“育能”“育行”和“育人”五育融汇的教学目标;课程设计借用线上线下并举融合创新,达成线上线下融创,秉持充分利用课前、课上和课后三阶段的原则,提前布置预习,采用雨课堂进行课堂实时互动,并在课后布置章节测试和作业,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教学内容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融通、知识与育人相融通,将实景模拟、实物演示、实践仿真和项目实战相结合,打造多元化、高趣味的教学模式;搭建数字化平台服务,促进数字化资源和数字化学习融合;学习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推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融贯。


在多年的教学磨砺中,肖瑛始终走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前列。在课堂上,肖瑛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与增加工程场景,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独自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获得感、体验感。“以问题为导向是很好的办法,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迸发出奇思妙想,这是创新的来源。”肖瑛介绍。


作为通信221班的班导师,肖瑛教育教学两手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积极加强班级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给予学生学业的指导和规划,积极引导并带领学生参与课外的科技活动,采取个别谈心、集体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进行思想指导,推荐阅读书目,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武装思想。



“肖老师不仅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了我们帮助,还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这些做基础,我们学习的方向更明确了。”“期中考试一结束,肖老师就找每位同学谈心,没有指责,反而鼓励我们继续加油,我们都很感动。”学生们的感谢和收获,使肖瑛的教学之路不再孤单,班导师的经历也让肖瑛思绪万千,回想这十几年,自己从女儿变成母亲,学生从懵懂青涩走向独当一面,师生共同成长进步的画面如老电影般帧帧划过,是她最宝贵的财富。“我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以健康阳光的姿态胜任未知挑战,找准定位,成为栋梁之材。在她看来,会学习、成绩好不能成为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诚信做事、学会沟通、适应变化和创新思变等品质和能力,也是其希望能在大学生身上看到的。”肖瑛说。


教学一线勤勤恳恳,科研一线兢兢业业。除了教学工作,肖瑛一直从事通信信号处理领域盲信号处理技术和非平稳信号处理技术研究,并在所研究领域中持续深化理论研究成果和拓展工程应用。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被SCI或EI索引10余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1项,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她在水声通信盲信号处理领域完成科研项目4项,并提出了盲信道均衡的能量匹配准则,重新设计代价函数以增益因子控制接收信号能量变化,使盲信道均衡技术理论框架更为完善。


身兼多职无疑会增添多重压力,角色转换不是易事,但肖瑛却感慨道:“我始终认为老师和研究者的身份是相辅相成的。”肖瑛将科学研究与教学有机结合,推进实践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带领和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比赛,鼓励学生参加院、校举办的实践项目,大创国家级立项4项,校级立项20余项,班级中30%的同学都获得过国家级比赛奖项。


荣获辽宁省教学名师是鼓励和肯定,也是肖瑛职业生涯的新起点,“我很感谢学校可以给我这样一个平台,感谢前辈们的指点,感谢我的教学团队和我的学生们,感谢所有。”万里征途,竿头日进,肖瑛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带着荣誉和期待,为教育教学创新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条: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让留学生感受中华文化 爱上中华文化 传播中华文化

下一条:【促三抓·落三抓】精准·抢抓·互动——我校赴绍兴市越城区开展访企拓岗人才对接专项行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