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当前位置: 专题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走转改”小分队报道】设计学院:让“大学风”鼓起理想之帆

开栏语:为深入贯彻落实委属事业单位改革发展部署会精神,持续推动“抓落实、抓基层、抓学风”工作总要求在全校上下落地落实,党委宣传部策划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系列活动。成立“走转改”采访小分队,分期分批,以走访、蹲点等形式,脚踏基层土地,走进师生之中,通过“零距离”接触,形成深度报道、记者手记、蹲点日记、新闻专题,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示各基层单位落实部署会精神、落实学校党委“三抓”总要求的工作状态、工作进展、典型经验,强化舆论引导,力促见行见效,营造浓厚氛围。


让学生愿意来,来了之后愿意学、学得好,近年来,设计学院聚焦学科建设,注重高质量人才培养,展开以协同创新和产教融合为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让学风建设落地生根的育人之路。


教师愿教乐教善教勤教


“老师,你看我这张图片的构图怎么样?”上午十点,梦旅人工作室的大三学生付佳陆,回过头问她的老师高江龙。老师就坐在自己旁边,对于付佳陆来说,和老师沟通就是转个头的事儿。


不同于付佳陆,白木方舟童书工作室的学生申锐,她的老师周思昊有时因工作原因,和她的地理距离会比较远,但她找自己的老师也就是抬个头的事儿。“老师如果出差或者出国,他就一定会出现在这个电脑上,老师一直在线上,我们和他可以随时沟通。”申锐介绍。



老师的办公室就是学生的教室,设计学院“工作室制”打破了传统教学的课堂制度,目前4个专业共有16个工作室,每个导师都有自己明确的研究方向。老师不计报酬、不受时间限制愿教乐教善教勤教,离不开设计学院营造的安心稳定的教学和科研环境。在设计学院,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的条件确定自己长期的研究内容,找准“定位”,倡导个人研究有特色、团队研究有方向,关注社会真问题、长期坚持不放弃,努力将自己发展成为专家。在此环境下,评价标准长期不变,利益获取的渠道长期不变。激励老师们各显神通、人尽其才,让他们在教学、科研和人生路上昂首阔步,大步向前,安心从教、静心育人。学院坚持专业学科一体化建设思路,目前已经形成传统工艺传承、人文纪录片、儿童绘本等业内知名品牌,在城乡文化融合设计、集成创新设计、数字文创设计等领域形成特色方向。



一直以来,设计学院把学科建设、专业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作为发展目标,教师能够在较为轻松稳定的环境中研究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老师们始终保持“学生精神”,不定期参与校外的学术、学科、专业知识交流,不断补充给养;同时,设计学院也伸出橄榄枝,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交流指导,进行知识讲座,以扩宽师生交流平台和渠道,从而在交流中扩展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提升。



通过推进营造良好教学环境和厚植师魂,教师们的活力和潜能被激发出来。如今,学院有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示范专业,两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一个国家民委设计学一级重点学科;涌现出了一批教学高水平教师,师生共获得国际顶级设计大奖400多项,国内知名设计大赛金银铜奖3000多项,竞赛奖金1000万元……


学生在前 教师在后


中午十二点,设计学院刘雪飞工作室大三学生胡骁、贾琦和郑学锋正在对他们设计的“产品是怎样造型的”课题进行最后的校对核验。还有三天的时间就要进行课题答辩了,三个人总感觉课题还有不理想的地方,熬夜成了这段时间的标配。


“有问题随时可以找老师,但我们不想事事儿都找老师,自己研究探索的过程是愉快且必要的。”胡骁说。在工作室里,每个学生小组都不是固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长,例如,有的人动手能力较强,擅长建模;有的人软件操作熟练,制作效果图时就会发挥自己的优势;有的人绘画功底好,则会创作出优秀的手绘图。每隔一段时间,小组成员都会及时调整,随机动态重组,不断相互磨合,相互适应。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的获取不是根本目的,能力提升方显学与教的效果。“学院的学风建设理念区别于传统地、简单机械地‘驱赶’和‘吆喝’,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好学’思想,从初入大学,到未来步入社会,‘好学’都是一种需要终身培养的能力。这是对‘好奇’‘好问’‘好思’的延展,是一种主动自发探索的学习态度,也是学习能力和方式方法的体现。”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史明涛说。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不同,设计学院“导师制工作室”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工作室里,老师和学生专注于完成课题内容,突破了原有的课时限制,师生随时进行交流和讨论,打破了“教”与“学”的固有关系,老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是一种引导,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中心提供帮助。如何做好一个石膏模型、如何设计好一个字符,甚至如何处理好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社会关系,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学会生活,这是设计学院设立工作室制度之初就一直在坚持的方向。



“‘对得起学生’是我们最朴素的出发点,让学生在大学四年学到真本领,让学生们感受到学院这个家庭的温暖,快乐地学习成长。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探寻推动教书与育人更好融合的路径与方法。”这是设计学院教师关于如何办好设计教育达成的共识。学生在设计学院的学风,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无形之中促进了学生求知的热情和融洽的学习风气的形成。学院打破了知行脱节的学习、教学模式。全面调动、全员参与、全程调控,注重培育的整体性、立体性、实践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筑起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的“同心圆”,在实际操练中形成富有特色的、良好的学习风气。


以人文情怀强化立德树人


“回想大一下学期,一场笔试一场面试,我们双向选择进入了不同的工作室,而改变命运的载体是一个小小的信封,当时我都紧张的不敢打开看结果,感谢BHMO工作室接纳了我,感谢老师们带我走上工业设计的道路。”毕业八年,工业设计专业2014届毕业生贾小卜仍记得当初工作室双选的场景。毕业后,贾小卜一直从事工业设计和设计管理相关工作,参与了2022冬奥会火炬奖牌设计、2020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火炬设计、北京地铁1号线屏蔽门设计等累计300+项目,获得红点、IF、IDEA等设计竞赛,著有《设计师进阶指南》一书。如今,正在清华大学攻读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的他,仍然感谢民大“带给我最宝贵的东西,是成为一个专业自信、善良勇敢的人。”


把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纳入日常教学体系,坚持人本教育理念,是设计学院一直坚持的道路。“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育人,是道德的培养。”设计学院率先打破了长期以来学生形成的应试教育思维,把视角延伸到关注社会问题和传递正能量上。



金华是一名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所做课题的意义,她习惯带着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一起参与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田间地头进行乡野调研、到乡村进行写生体验、深入大连周边乡村进行实地考察和设计……和金华一样,设计学院副院长张丹也重视第二课堂,带领学生通过收集、整理中华民族视觉符号元素,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深度认知、情感共振、归属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设计学院在日常教学中,牢牢守住中华文化的根基和方向,从文化中汲取灵感,用设计传承文化。



秉承着“塑造人格,独立思考”的教学理念,设计学院以培养对社会有价值的善良人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实现师生间“零距离”,在四年的学习时光里设计学院给予学生的除了专业知识的精进更是极为宝贵的人文关怀。


“每个独一无二的个体贡献微光,共同擦亮设计学院发展路程上的盏盏明灯,设计值得一生追求,每个人都能照亮未来。”每一次迎接新生,设计学院院长范一峰都会这样寄语学生。设计学院的学生也不负师长期盼,用四年的时间,塑造人文精神,塑造具有稳定价值观念、脱离自我中心、有责任感、有爱心、有能力的人,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学习真本事,开启丰盈的人生。

上一条:【“走转改”小分队报道】蹲点日记:设计学院103实验车间的“那两天”

下一条:芝兰添室雅 文化驻芳华——我校图书馆2022年文化育人工作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