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当前位置: 专题首页 >> 深度报道 >> 正文
【教师节特辑】迎接党的二十大 培根铸魂育新人——2022年“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事迹展(一)

编者按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时耕耘……9月10日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评选出一大批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他们严谨治学、潜心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为国家和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学校的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党委宣传部对获得本年度突出贡献奖的教师进行了采访,通过质朴简洁的笔触,记录他们不懈躬耕、砥砺精进,讲好民大教育故事,发挥模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教师不忘教书育人之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之使命,乘着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东风,在高水平现代化大学的新征程上,争做培养时代新人的好老师、大先生,以更好的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刘秋:抓好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高度融合



“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作为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治学境界、教学投入等方面呈现出来的师德师风,对学生有很大感染和影响,必须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执教近三十载,这是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秋的教学体悟,也是她一直坚持不变的教学方法。多年来,她始终兢兢业业地完成每一堂课的讲授任务,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与前沿、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微生物学》是刘秋主要讲授的课程之一,她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及“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教学理念。经过多年教学模式、方式和方法的探索,刘秋重构“三性三融合”课程内容,形成了“厚基础,强能力,分层次,励创新”的课程特色,实现了课程内容兼容并蓄,构建了适应民族高校生源特点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我们像小燕子筑巢一样,将微生物学这门课程的框架一点一点搭建出来。”刘秋对课程建设的过程这样形容。微生物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打牢基础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筑牢学生的学习基础,她带领教学团队根据微生物学的知识体系,在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中,形成了“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促学-反思改学”四个阶段的教学过程设计。课前,教师会发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线自主完成章节知识的学习;课堂中,教师根据课前学习情况,重点讲授知识的重点、难点,并通过相关思政案例剖析,使学生加深理解知识点;课后,教师会为学生布置作业或展开主题讨论,以此来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还采用学情分析和问卷调查等形式,持续改进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


“刘老师总是组织一对一辅导,还组织班级干部采用盯人战术,保证所有后进学生迎头赶上,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同学都能共同进步。”同学们一直感激这位恩师的教育和引导。


刘秋用几十年的坚守和耕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深受学生们尊重和喜爱的同时,也不断深耕着“微生物学”这门她毕生所钟爱的事业。


她所带领的教学团队基于“民族院校微生物学课程虚拟教研室”,联合来自全国三十多所高校微生物主讲教师和数十家企业优秀工程技术人员,跨地域的将东部沿海和西部高校、民族高校与知名高校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合作,实现了教师及教学资源共享,协同打造了精品教学资源库、优秀教学案例库、优质教师培训资源库等,推动高校间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共同发展。


“校际联动、多维协同的微生物学课程创新与共享”项目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数字驱动,跨界整合:无边界育人生态下“课程数字平台化”探索与实践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虚拟教研室活跃百强……不同的是累累硕果,相同的是刘秋不变的初心。


在她看来,抓好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高度融合,将思想引领、价值观培育、理想信念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才能从根本上强根铸魂、立德树人。“大学生接触学科前沿机会多,思想活跃,但是辩证思维能力仍有限。我的课堂就是要更贴近教学实际,引导学生深刻感悟先辈科学家坚持不懈致力于医学微生物科学研究的精神,以及与国家共命运,为祖国、为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刘秋说。


高强:点燃一把火炬 助力青春梦想



教育不只是“注满一桶水”,更是“点燃一把火”。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余载,国际商学院高强教授不断发掘学生潜能,培养他们自由全面发展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高强一直向课堂要质量。她主讲的《审计学》和《高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也是高年级课程,课程难度较大,但是多年的教学经验,让她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依托慕课平台,设计异步SPOC和慕课堂混合式教学,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效衔接,即课前学习资源、自学作业、在线测评;课中教师重点讲解、互动测试;课后完成作业、章节测试、拓展训练。高强把相关资料全部提交到《审计学》课程学习平台上。利用大数据与可视化技术,结合专业特点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建设民族地区公共数据可视化教学资源数据库。


因为教学成绩突出,高强获评为2021年度辽宁省教学名师。但最让她开心的,还是学生们对她的肯定。“高老师教学认真,课堂效率高,授课内容详细,我们学生大部分都能跟着老师思路学习,气氛活跃,整节课学下来有收获、欣喜,使我们对此门课程兴趣浓厚。”“老师用耐心和细致帮助每一个学生掌握烦琐的知识体系。生动的讲解和适宜的教学进度让我觉得这门课程非常适合今后想要从事审计行业的学生学习。”


高强注重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商业伦理和职业道德,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职业素养。为了能让学生把职业道德入脑入心,她对《审计学》课程“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内容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所学知识相关的社会责任等9个课程思政主题。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真实情境来源于资本市场典型真实案例和审计经典著作中案例。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职业素养。采用抛锚式教学,根据主题在相关情境中确定某个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然后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学习,实现价值观自我塑造。在个人自主学习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思政主题意义建构。设计学习效果评价,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个人自我评价。


高强还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在教学研究上独树一帜。2021年11月,作为负责人申报教改项目《数字经济背景下应用型商科专业改造提升改革与实践》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2年8月,申报的教改项目《校企行协同构建会计学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探索与实践》获得立项。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作为会计学专业负责人,高强一直担任着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工作。2022年6月,会计学专业入选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8月,由中国商业会计学会数字化分会主办、我校国际商学院承办的“2022年数字化学术年会”在大连召开。线下线上近三万人次嘉宾参加会议。扩大了学校、学院和专业在同行中的影响力。


高强说,她将继续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赓续教育初心,一如既往守好三尺讲台。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宋海玉:以仁爱之心广育英才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从教以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宋海玉,以身立教,以爱育人,用汗水浇灌花朵,以平凡孕育伟大,培养出一批批优秀学子。


课程教学上,宋海玉深入挖掘有人文价值和思想价值的思政素材,找准切合点,润物细无声地将价值塑造融入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同频共振”,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落实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注重每个学生、每个阶段学生的差异性,在大三下学期,他通过召开考研动员会以及一对一谈心活动,帮助学生制定复习方案、探讨不同科目学习方法、选择考研学校和考研科目、复试准备和面试策略等。利用各方面资源,宋海玉帮助学生考研调剂、选择导师等,为班级同学提供就业信息,多名学生在他的帮助下,顺利找到工作或者进入理想高校继续学习深造。


宋海玉坚持把打造“学在民大”的口碑作为主要职责,引导学生热爱所学专业,针对不同年度就业市场特点,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为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就业方案,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自2003年担任班导师以来,他培养了无数优秀学生。既有就职于华为、BAT、京东等公司的优秀工程师,又有优秀青年学者。


甘为春蚕吐丝茎,愿化红烛照人寰。宋海玉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在生活中,无微不至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特长与兴趣,开展多种形式“做中学”“研中学”,实现全体学生共性成长与个性发展。不仅是学生的好老师,更是学生的好家长。宋海玉把“爱与责任”作为班导师工作的信条,努力用爱心温暖学生、行为感染学生,并营造各民族互助互爱的班级氛围,使“爱与责任”在师生、生生之间传递,从而创班风育学风。所带领班级,有大一因学习不如意而产生退学想法的巴依差汗,成长为优秀公安干警互帮互助的感人故事,也有因脊膜瘤历经三次大型手术而彻底失去行走能力的轮椅女孩韦怡,大学期间成长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本科毕业凭优异学习成绩而就职IBM的励志故事。所带领的多个班级荣获校优良学风(标兵)班,两个班级荣获校模范班集体。


宋海玉认真学习研究高等教育规律,将班导师、专业导师和工作室导师的职能有机结合,实现思想、文化、专业三个方面的统一引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书育人全过程。“我将按照‘三全育人’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履行班导师工作职责,不忘立德树人初心,切实肩负起学生教育管理的使命职责,将关心关爱每名学生落实落细,努力培养具有中国魂、民族情、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的各民族人才。”宋海玉说。


作为专业教师和工作室教师,宋海玉主持辽宁省一流专业、辽宁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国家民委教改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4项、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课题2项;主持校课程建设项目6项,参与首批国家一流课程建设项目《数据结构与算法》;荣获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指导教师、校“课程思政”校优秀教师称号、校课堂教学质量奖4次、校教学成果奖3次、首届励志奖教金、先进工作者5次。

上一条: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喜迎二十大 ——2022年各族青少年大连夏令营活动综述

下一条:【教师节特辑】线上课堂•教育随笔”优秀作品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