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当前位置: 首页 > 典型经验 > 正文

曾宁:让课堂有知有味有趣


发布日期:2024-04-01  作者:​学生记者 罗晓倩 杜曼 编辑:李素梅 来源:党委宣传部

距离上课还有十分钟,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功能材料232班的潘予珊和同学快步往教室跑,接下来是曾宁老师主讲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她们想去抢占前两排座位,不仅可以得到课程考核加分,最主要的是可以在课前的互动抢答问题环节增加“命中率”。


提高学生的出勤率、“抬头率”和“点头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曾宁抓住育人规律,注重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引领力,发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把握时代要求,创新方式方法,让课堂有知有味有趣。


两个微笑的力量


1月20日上午十点半,曾宁走进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间教室,和以往的课堂不一样,这次坐在教室听课的是由专家和学生组成的评委团队。这是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教学竞赛单元”的比赛现场,考试内容随机、不得使用PPT,要把平时课上90分钟的内容浓缩为8分钟来讲,非常考验教师的理论功底、教学积累和综合素质,曾宁的压力可不小。


站在讲台上,曾宁看见学生评委中的一个女同学一直在对着自己微笑,就像她每次上课前同学们期待的表情一样。曾宁看到微笑的学生,信心满满、底气十足,严肃的环境、紧张的气氛瞬间消失,曾宁找回教师的本真,不把这当成一次比赛,而是自己讲课的课堂。



曾宁抽到的题目是“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讲课中,她以“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为突破口,说“自身着装,精神头倍儿足”,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深化教学主题;以曾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延边实践培训内容为素材,讲授“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的延边红色故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色文化积极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


讲完课,曾宁从评委旁边路过时,有两位专家评委对着她一直微笑点头。从讲课前学生期待的微笑到讲完课专家认可的微笑,历时五个多月的比赛画上了句号。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教学竞赛单元”是由教育部举办,面向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竞赛,两年举办一届。本届比赛自2023年8月启动,设置省内选拔、网络评审和现场展示等环节,涉及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共12门课程。曾宁在获得辽宁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大赛一等奖后,被辽宁省推荐参加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教学竞赛单元”,凭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过硬的专业素养,获得所在课程组的一等奖。这是我校教师在全国思政类教学竞赛的历史性突破,创造了辽宁省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的最好成绩。


一节有趣儿的课堂


“同学们,今天我们只讲一个字——路,大家先来谈谈路吧!”这是曾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上的开场。今天她主讲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通过一个“”字,引申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仁人志士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进而引导学生理解道路选择的重要性,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来之不易……同学们在她的启发下,对这段历史充满兴趣,在课堂上一同思考探讨,积极发言。


“曾老师常以这种方式作为课堂的开场,既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更激起了我们的斗志,都想着和老师pk一下知识点。”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物联233班的郭艳玲说。


曾宁注重讲授内容的逻辑性,让同学对知识有系统性认识并能牢记于心。课前,她会抛出一个启发式问题,然后归纳出主题,再围绕主题重点讲述。“我们教授学生不只要让他们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上课时既要重视授课内容的学理性、知识性,还要以图片、音乐、视频、文献等资料旁征博引,将思政课从平面转向立体。”曾宁介绍。她将思政课生动化、具象化,直抵人心。


为调动课堂氛围,她还会在课堂最后几分钟讲授一些同学感兴趣的案例,作为课外延伸,把悬念留给学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曾老师在临近下课时给我们讲了慈禧的一些事,但下课铃响老师就不再多讲了,大家急得抓心挠肝的。等到下一堂课,课前十分钟教室外面全是人,大家都想抢占前排,我们还缠着曾老师接着讲。”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光电231班万义鹏说。


“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巧在授法”,曾宁在教学中认真抓好每一个环节,听取学生建议,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思政课“活”起来。“青年大学生个性突出,思维活跃,要把思政课讲得吸引人,就得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曾宁把学生放在心上,深耕课堂,全身心地投入并坚持精心雕磨每一节课,持续提升教学质量,不断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接地气的教学互动是曾宁上好思政课的法宝。她的课堂富有感染力,课堂气氛很活跃。“老师,我认为考试成绩是一方面,重要的是真正学到东西。”“老师,我认为这个问题我回答得不是很好……”同学们的反馈让曾宁意识到,学生对课程的热爱程度出乎她的意料。同学的喜欢、同学的认可、同学的微笑也成为了她教学最大的动力。


课上,曾宁用深厚的理论积淀和饱满的热情,为学生讲好每一堂思政课;课后,她做学生们情感的倾听者和思想的塑造者。她关注学生成长,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很多毕业生到现在还与我有联系,与其说我们是师生关系,我更愿意把学生当作我的朋友。”


曾宁致力于打造活力高效的思政课堂,筑牢学生的思想阵地。“让学生感受真理的魅力、思想的引力,让思政课与时俱进,变得‘接地气’,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门课程,是我最大的心愿。”曾宁说。


大连民族大学贯彻落实国家民委委属事业单位改革发展部署会精神专题网站  版权所有©大连民族大学

开发区校区:大连金普新区辽河西路18号(116600)金石滩校区: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金石路31号(116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