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英语202班:石榴花开 共赴未来
“渊博雅正,慎思笃行”是英语202班的班训,四年来,班级的33名同学铭记班训,在老师们的指引下,在同学的互助中,为梦而行、逐梦发光。
刚一入学,班导师会同辅导员带领着同学们成立了班委,并由班委牵头制定了班级学习方针,成立了学习小组,学习任务具体明确,如坚持七点早读,晚自习寝室小组互查单词背诵;不定时组织小组讨论,相互帮扶。四年里,班级课堂出勤率和寝室卫生合格率均为100%。四年的沉淀,让班级同学最初的抱负落实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讲好中国故事。在辅导员刘煜老师和班导师王玉平老师的悉心引领下,班级全体成员勠力同心,砥砺前行,连续三年获得学院“先进团支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学风特色班”等多项荣誉称号。
班级同学积极参加各项学科竞赛及实践活动,用青春之力勇担时代责任。班级里三分之一的同学获得全国大学生“人机对话”英语口语训练营优秀营员,一名同学取得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一名同学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挑战赛二等奖,在第三届辽宁省翻译大赛中有一名同学荣获三等奖、六名同学荣获优秀奖的好成绩。
现今,英语202班有入党积极分子十三人,党员五人。此外,班级同学主动参与学生工作,班级中校学生会副主席等校级学生组织负责人7人,院青协部长等院级学生组织负责人3人。
在校园微电影、“三下乡”田野调查、企业实践实习等活动中,也能看到班级同学们积极的身影。在2022年戏剧节上,班级同学报名后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从戏剧节的选角、台词的改编撰写,到幕后工作人员道具的准备、演员们的精心演出,每一个人都为同一个目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大一的时候同学们彼此不熟悉,最快的破冰方式就是策划一场所有人都有参与感的团建活动,后来我们也会定期地举行一些团建,以缓解大家的学习压力。无论是充满创意的活动还是精心挑选的场地,都能更好地增进班级同学的感情。”班长于跃介绍。
大学四年,英语202班如一粒石榴种子历经四季轮转开花结果。紧紧相拥的石榴籽正如班级的33名同学,作为独特的个体,每一个人都绽放出绚烂的光芒;作为团结的集体,他们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不断培养自身严谨的求学精神,打造“学在民大”的民大口碑。未来,他们将立志扎根中国大地、对接世界前沿,以“强国有我”的信念逐梦未来,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电子信息工程213班:不忘来路 才能走向远方
2021年9月,来自不同省份的32名同学相遇在民大电子信息工程213班,他们团结奋进、脚踏实地,学习上积极进取、生活上互相帮助,在两年多的大学生活里谱写了一曲精彩激昂的青春之歌。
班级成绩及格率达88.04%,英语四级通过率为40.63%,课堂出勤率100%,卫生达标率100%,2022-2023年度,进入年级排名前十位2人,荣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其他奖学金13人次,占班级学生总数47%……这些耀眼的数据见证了电子213班700多个日夜的辛苦付出。
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同学们日复一日的坚持与努力。课前手机静音、断网。课上认真记笔记,开展课堂笔记打卡活动,积极分享课程知识点;组建“一帮一”互助学习小组;在宿舍门前贴四级高频词汇并定时更新;期末前,班级学习委员及成绩优异同学为大家讲解书上例题,为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答疑解惑。班委积极组织,同学们广泛配合,一步步的努力让班级整体成绩不断提升。“一些课上听不懂的知识点,经过同学的讲解变得清晰了,这很大程度上帮助了我理解所学知识,成绩有了明显提高。”班级同学崔轼奇说。
书本上所蕴含的知识无疑是可贵的,将严谨的学识灵活应用于实践同样至关重要。在班导师徐丹、辅导员马晓伟的支持和指导下,班级同学们积极参与各项专业竞赛,在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辽宁省大学生物理竞赛中屡获佳绩,参与世界级奖项2人次、国家级奖项6人次、省级奖项21人次、校级奖项33人次以及院级奖项41次。优异的成绩让电子213班先后获评“优良学风标兵班”“学风进步班”,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取得了教评学A等级的荣誉。
2023年寒假期间,在班导师徐丹老师的指导下,班级全员发挥专业优势,自愿组队,分赴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实践活动。他们向社区老人普及智能手机使用技巧,教会他们使用手机浏览新闻、预约挂号、聆听音乐等,并提醒老人防范网络诈骗。他们走进社区小学,与孩子们分享科技教育的乐趣,组织了有趣的科普活动和互动课堂,引导孩子们通过数字化学习资源提升科技素养。他们以“青音”传递“党音”,向家乡人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党和国家的各项好政策。“以自身所学回馈社会,是我们青年大学生的使命,即便力量有限,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班级团支书龚霄然说。
在校外,电子213班的同学们以实际行动传递民大精神、践行民大校训,在校内,同学们更是积极响应号召,打造“学在民大”的民大口碑。
统一的着装、整齐的动作,在齐莹同学的指挥下,电子213班的同学们在学院班歌比赛现场,目光如炬,高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声音坚定嘹亮,彰显着他们一心向党的决心,台下掌声雷动。
“既然参加了,那就要拼尽全力去准备。”为了能在班歌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展示出班级精神风貌,班长吴昊天带领同学们一遍又一遍地彩排,努力提升表演技巧,无论是歌唱还是手势,每一个动作都练习了几十遍。他们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紧密协作,精准配合,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荣获了一等奖。这不仅是对他们团队默契、创新能力和表演水平的肯定,更是班级集体努力的结晶和班级凝聚力的充分体现。凭借着这种团结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他们在校音乐会、舞蹈表演、戏剧演出和文学诗朗诵等活动中也屡获佳绩。
在团结友爱的氛围中,电子213班已经走过了两年多的大学时光。步入大三学年,学业压力不断加大,但他们依然砥砺奋进,将学习放在首位,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希望在个人不断成长进步的同时,能为班级增添更多荣誉,为大学生活留下更多美好的记忆。
建筑学院倪琪工作室:萤萤之光终汇成璀璨星河
“勤奋、求实、进取、奉献”,这是倪琪工作室自成立之初便一以贯之的班风,工作室里的同学们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学习上积极进取,营造出“学在民大”的良好风气;生活上共同进步,成功开展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多项活动。
工作室是建筑学院的一大特点。从大二开始,同学们除了日常所在的班集体,还会被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配备一位专业老师负责专业设计课的指导以及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倪琪工作室就是由三个年级31位同学组成的。这样的集体让工作室形成了跨年级互帮互助、相互交流、学习资源共享的良好氛围。工作室定期组织学术交流会,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课题研究成果,互相学习借鉴,提高专业水平。“在日常学习中,我可以看到学长学姐的设计思路、设计成果,这对我自己的课题学习也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工作室学生林涛说。
在倪琪工作室,经常能看到同学间相互探讨、相互帮助的场景:大家会聚在一起分享优秀案例、分析课题要点;在设计上遇到困难时,大家会聚在一起集思广益,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同一问题上遇到了困难,同学们会一起向倪琪老师请教,和老师一起探讨交流……开放、交流、勤奋、进取,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下,工作室在2022-2023年度教评学等级中获评A级,2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3名同学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名同学获得综合一等奖学金,2名同学获得综合二等奖学金,3名同学获得综合三等奖学金。
倪琪工作室建立了“一帮一”互助学习小组,由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担任小老师,对其他同学进行学习指导和帮助。工作室的黄蕊同学初入工作室时,专业能力并不突出,和工作室学长学姐都不熟悉,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找到学习的方法。这时,赵一同、唐菊花等学长学姐发现了她的难处,十分热情地帮助她分析课题、讲解设计要点,给她提供设计思路和灵感,并且成立“一帮一”互助学习小组对她进行日常学习的帮助。在课上,倪琪老师也十分关注她的学习情况,积极解答专业方面的问题。在老师和学长学姐的共同帮助下,黄蕊很快找到了学习的状态,鼓足干劲,积极进取,不仅竞选上了工作室团支书,还与学长学姐一起组队参加竞赛,获得了“第十三届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特等奖。
“工作室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大家在一起如同兄弟姐妹,学习生活上互帮互助,我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工作室倪琪导师和同学们的帮助。”黄蕊说。
在学生组织、社团活动中,也不乏倪琪工作室同学的身影,他们参加“道中华”朗诵比赛、金石滩校区彩绘井盖、风筝节排球比赛等活动,展现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工作室每周举行一次主题班会,内容涵盖学习方法、心理健康、校园文化、思想建设等方面。通过主题班会,同学们加强自我认知,提高学习能力,并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同学们互相讨论,分享心得,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工作室定期开展班委会议,听取同学们的建议和意见,形成班级自治的机制,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同时,工作室还开展文化参观、调研活动,如俄罗斯风情街测绘实习、售楼处调研、美术馆参观、冰山慧谷调研参观等。同学们在一次次实践中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还开阔了眼界,对专业学习有了更详细的认知。
倪琪鼓励同学们关注社会问题,帮助他人,承担社会责任。他们多人参与到迎接新生、运动会、文化节等志愿活动服务中,为学院精神文明建设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
荧荧之光,终汇成璀璨星河。倪琪工作室弘扬不懈奋斗的精神,用青春和汗水锻造闪耀的未来。